姓姜的名人(姜姓最厉害的10个人)

周易起名 (8) 2个月前

姜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姜姓便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的人物,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带您走进姜姓名人的世界,领略他们风华绝代的风采。

一、政治巨擘:姜子牙

姜子牙,字太公,出生于公元前1152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姜子牙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谋略,被誉为“兵圣”。《史记》记载:“太公望以圣人之道,辅佐文王,开周室之基。”他在政治上的卓越表现,使姜姓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名门望族。

二、军事奇才:姜维

姜维,字伯约,出生于公元202年,是我国三国时期蜀汉的著名将领。他一生忠诚于蜀汉,为保卫国家、抵抗外敌立下了赫赫战功。

姜维在军事上的才能,被誉为“蜀汉之剑”。他善于运用兵法,指挥若定,多次击败敌军。在《三国演义》中,姜维的智勇双全被描绘得淋漓尽致,成为后世传颂的英雄。

三、文化巨匠:姜夔

姜夔,字尧章,出生于公元1155年,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的词作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被誉为“南宋词坛第一人”。

姜夔的词作以婉约派为主,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表达内心的情感。他的代表作《扬州慢》中有“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名句,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令人陶醉。

四、艺术大师:姜白石

姜白石,原名姜夔,字尧章,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画家。他的绘画技艺精湛,作品风格独特,被誉为“南宋画坛第一人”。

姜白石擅长山水画,其作品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他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色,令人叹为观止。

五、科技先驱:姜文波

姜文波,出生于公元1935年,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他在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姜文波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取得了多项重大科技成果。他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荣誉,被誉为“当代科技巨擘”。

六、体育健将:姜山

姜山,出生于公元1981年,是我国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他在乒乓球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我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姜山在乒乓球比赛中表现出色,多次获得世界冠军。他的拼搏精神、竞技水平,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赞誉。

姜姓在我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的人物,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们如同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些姜姓名人,传承他们的优秀品质,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姜姓的历史名人

历史上姓姜的名人有炎帝、姜子牙、姜维、姜小白、姜士桢、姜公辅、姜恪、姜夔、姜才、姜立纲、姜宸英、姜镜堂、孟姜女等。

炎帝是我国上古时期的一位部落首领,也是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其整个部族,包括自己在内都是姓姜。姜子牙,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商末周初,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兵学奠基人。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

姜维字伯约,天水郡冀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天水功曹姜冏之子。姜维出身天水姜氏,年少丧父,侍奉母亲,崇拜儒家大师郑玄。诸葛亮北伐中原时,姜维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汉,得到蜀相诸葛亮重用。

姜姓的发展

姜姓是我国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伴随着璀璨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有近5000年的历史。在北宋时期编制的《百家姓》中,姜姓排第32位,在人口普查中姜姓排在60位。姜姓最为被大家认同的一种说法是起源于炎帝神农氏,炎帝部族在姜水地界栖息,也就是如今的宝鸡渭水流域,是炎帝的出生地也是姜姓发源地。

从姜子造字来看:上面是羊、下面是女,表示牧羊女。羊在古代代表美好,吉祥,而女子在母系社会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姜姓与姬姓等为最为古老纯正的汉族姓氏。如今姜姓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4%,主要分布于今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山东、山西、陕西、湖南、贵州、湖北等地,在朝、韩、菲、泰、印尼等国也有分布。

历史上姓姜的名人有哪些

1. 炎帝: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领袖,华夏民族的始祖之一,其部族及个人均姓姜。

2. 姜子牙:又称吕尚,是商末周初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策略家。作为周朝的开国元勋,他被誉为兵学的奠基人。姜子牙曾在渭水之滨垂钓,期间遇见西伯侯姬昌,并被拜为“太师”,尊称为太公望,担任姬昌的首席智囊,助力其建立霸业。

3. 姜维:字伯约,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杰出将领,出身于天水姜氏。姜维年少时丧父,肩负起照顾母亲和兄长的责任,对儒家大师郑玄抱有崇敬之情。在诸葛亮北伐中原的过程中,姜维虽受到猜疑,但最终投降蜀汉,并得到诸葛亮的赏识与重用。

4. 姜小白:即齐桓公,是姜姓齐国的第十六位国君,也是春秋五霸之首。他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的第三子,母亲是卫姬。

姓姜的名人

姜子牙 :本名吕尚,姜姓吕氏,(公元前1128年-公元前1015),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姜小白: 即齐桓公,姜子牙的后裔,姜姓吕氏,春秋五霸之首,他任命管仲为相,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南征北战,树立霸主威望。

姜维 (202年—264年)字伯约, 汉族,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军事统帅。

姜夔 (jiāng kuí 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南宋词人。

姜才 (?-1276)南宋末抗元将领。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位蚌埠市东南))人。宋德?元年(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集中全国兵力,以伯颜为统帅,大举南侵,姜才率部迎战,因寡不敌众,退守扬州。元军尾随而至,姜才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先战三里沟,战败元军,再战扬子桥,又获胜。激战中,姜才肩部中箭,他拔箭挥刀,所向披靡。

姜立纲 (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他是中国明朝一位书法家,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肱 :字伯淮,东汉彭城广戚人也。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着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远来就学者三千余人。诸公争加辟命,皆不就。二弟名声相次,亦不应征聘,时人慕之。肱尝与季江谒郡,夜于道遇盗,欲杀之。肱兄弟更相争死,贼遂两释焉,但掠夺衣资而已。既至郡中,见肱无衣服,怪问其故,肱托以它辞,终不言盗。盗闻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征君。肱与相见,皆叩头谢罪,而还所略物。肱不受,劳以酒食而遣之。后与徐稺俱征,不至。桓帝乃下彭城使画工图其形状。肱卧于幽暗,以被韬面,言患眩疾,不欲出风。工竟不得见之。中常侍曹节等专执朝事,新诛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欲借宠贤德,以释众望,乃白征肱为太守。肱得诏,乃私告其友曰:“吾以虚获实,遂藉身价。明明在上,犹当固其本志,况今政在阉竖,夫何为哉!”乃隐身遁命,远浮海滨。再以玄纁聘,不就。即拜太中大夫,诏书至门。肱使家人对云“久病就医”。遂羸服间行,窜伏青州界中,卖卜给食。召命得断,家亦不知其处,历年乃还。年七十七,熹平二年终于家。弟子陈留刘操追慕肱德,共刊石颂之。

姜彭 :江苏扬州人,清初著名书画家,画翎毛当时盛称第一,于山水则法明代唐寅,花卉宗元人,老而益精。

姜宸英 :浙江慈溪人,清初书画家、文学家,被誉为“江南三布衣”之一。能诗文,工古文,善画墨,精书法,行草尤入妙,年七十始中进士,曾参与纂修《明史》,所作的《刑法志》揭露了明代“厂卫”之害。有《湛园文稿》、《苇间诗集》等,后人辑有《姜先生全集》。

姜宜 :如皋(今属江苏)人,清代女书画家,善墨兰及竹石,工诗。

姜思周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画家,擅长牡丹,钩勒、设色俱绝。嗜酒,醉后逞笔。

姜炳璋 :象山(今属浙江)人,乾隆进士,石泉县知县,多善政,民有“慈父母”之称,又署江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修建“姜公堰”。

姜桂题 :安徽亳县人,清军将领,早年效力僧格林沁麾下,后投左宗棠,历任直隶提督、热河都统、兼毅军军统,袁世凯称帝后,封一等爵,袁死后,归附皖系。

姜镜堂 :近现代有皖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等。

姜东 :当代著名画家、“江山行”画家组主持画家、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姜亮夫 :国学大师、著名的楚辞学、敦煌学、语言音韵学、历史文献学家、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