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的繁体字(篆体字拍照识别)

周易起名 (4) 2个月前

末字,作为汉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汉字的发展历程来看,末字不仅具有独特的形态美感,还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本文将围绕末字的文化内涵进行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一、末字的形态美感

1. 末字的结构特点

末字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笔画组合上。一般来说,末字由上下、左右、内外等不同部分的笔画构成。如“末”字由上部的“木”和下部的“卜”组成,具有典型的左右结构;而“末梢”中的“末”字,则由上部的“末”和下部的“毛”组成,具有典型的上下结构。

2. 末字的书写艺术

在书法艺术中,末字具有独特的书写美感。例如,在行书中,末字的笔画流畅、圆润,富有节奏感;而在草书中,末字的笔画简约、飘逸,给人一种轻松自在的感觉。这些书写艺术的表现,使得末字在书法作品中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二、末字的象征意义

1. 时间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末字具有时间的象征意义。如“末日”、“末班车”等词语,都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感和结束之意。末字还与农历有关,如“除夕”、“年底”等词语,都体现了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地理概念

末字在地理概念中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末梢”、“末端”等词语,表示地理位置的最远端。这种地理概念的象征意义,使得末字在地理描述中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3. 生命观念

在生命观念中,末字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如“末日审判”、“生命尽头”等词语,都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脆弱。这种生命观念的象征意义,使得末字在文学作品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末字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1. 借代手法

在文学创作中,末字常被用来借代其他事物。如“岁月如梭,末字如梦”,用“末字”借代岁月的流逝,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短暂的主题。

2. 象征手法

末字在文学创作中还具有象征意义。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用“夕阳”和“黄昏”这两个与末字相关的词语,象征着人生晚期的美好与无奈。

3. 比喻手法

末字在文学创作中还可以被用来比喻。如“人生如戏,末字如梦”,将人生与戏剧、梦境相类比,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曲折与变幻。

末字作为汉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其形态美感到象征意义,再到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末字都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在今后的汉字研究过程中,我们应继续挖掘末字的文化价值,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汉字文化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

[2] 《中国书法史》,文物出版社,2007年。

[3] 《中国古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末的繁体字怎么写

繁体字:末

详细释义

1.树梢。

1亦指其他植物的梢端。

其初易知,其上难知,本末也。注

《易·系辞下》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楚辞·九歌·湘君》

残云收树末,返照落江源。

唐·李频·《江上居寄山中客》诗

晨晖转帘影,微风响松末。

宋·苏辙·《试院唱酬》之九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战国 楚·宋玉·《风赋》

忽朝阳之安,甘折苕之末,日忘一日,以至覆没。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结草虫一名结苇,好于草末折曲草叶以为巢窟。

晋·崔豹·《古今注·鱼虫》

2.泛指物的端、尾。

角欲青白而丰末。注

《周礼·考工记·弓人》

献杖者执末。注

《礼记·曲礼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孟子·梁惠王上》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唐·刘得仁·《和段校书冬夕寄题庐山》

〔阎尔梅〕《栈道诗》:“峰末有峰青汉插,地根无地黑江流。”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一

3.指人体的某些部分或某一部分。

“未”的繁体字怎么写

“未”的繁体字写作“未”,它的形状与简体字相同。拼音为“wèi”,部首是木,笔画数为5。五笔输入法为“FII”,仓颉输入法为“JD”,笔顺编号为11234,四角号码为50900,郑码为BDKO。

以下是“未”的一些释义:

1. 作为副词,表示否定或不的意思,如:“不便”、“未知”。

2. 表示没有,如:“未见此人”。

3. 地支的第八位,对应于农历的每个月的末尾。

4. 未时,旧式记时法,相当于下午1点到3点。

近义词有“未”,反义词有“已”。

扩展资料:

文字演变:未字的演变与简体字一致。

相关组词包括“未知”、“未来”、“未免”、“未几”、“未始”、“未便”、“未必”、“未然”、“未曾”、“未详”、“未尝”、“未时”、“未卜”、“未遂”等。

1. 未来[wèi lái] —— 属性词,指即将到来的时间,如:“二十四小时内将有暴雨”。

2. 未几[wèi jǐ] —— 表示没有多少时间之后,不久,如:“即离沪北上”。

3. 未始[wèi shǐ] —— 副词,表示未曾,常常与否定词连用,构成肯定意义,如:“不可”(可以尝试)。

4. 未便[wèi biàn] —— 表示不宜于或不便,如:“此事上级并无指示,不便擅自处理”。

5. 未必[wèi bì] —— 表示不一定,如:“他未必知道。这消息未必可靠”。

6. 未曾[wèi céng] —— “曾经”的否定形式,如:“陆祥未曾同意。未曾前往。这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奇迹”。

么繁体字

么繁体字如下:麽

幺)小也。通俗文曰。不长曰幺。细小曰麼。许无麼字。象子初生之形。子初生、甚小也。俗谓一为幺。亦谓晚生子为幺。皆谓其小也。於尧切。二部。凡幺之属皆从幺。

多音字:

1、么me

词尾:怎~。这~。多~。什~。

助词,表示含蓄语气,用在前半句末了:不让你去~,你又要去。

2、么mó,亦作“庅”。“麼”的简化字。

3、么ma,同“吗”。

4、么yāo,同“幺”。

相关词组:

什么,怎么,那么,这么,么么,幺么,甚么,多么,么道,么生,什么的,怎么样,没什么,什么意思,不怎么样,那么多

造句:

1、你怎么这样大惊小怪?”

2、她知道怎么哄她爸爸同意。

3、奶妈问她为什么如此悲伤。

4、我很快就知道该怎么办了。

5、你怎么知道我有个集邮簿?

6、他生平从没那么惊慌失措。

7、那年夏天就是那么过去了。

8、我估计是出了什么漏子了。

9、十年的时间并不算怎么长。

10、那不像你料想的那么昂贵。

11、这看法听上去多么骇人啊!

12、你现在知道怎么回事了吗?

13、这是什么,你能告诉我吗?

14、我对这类事什么也不想说。

15、你怎么迟到这么长时间呢?

16、我们想不出他们有什么罪。

17、我不知你现在有什么高招。

18、你怎么不和他一刀两断呢?

19、别计较我这么老气横秋的。

20、爱丽丝:你是什么国籍的?

21、我想不通她看上他什么了。

22、碰到你多么快活呀,查理。

23、你怎么分辨这三个部分呢?

24、是什么使得你这样想的呢?

25、人们多么喜欢自讨苦吃啊!

26、我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滋味。

27、那么他的政见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