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在我国,汪姓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姓氏,更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本文将围绕汪姓名人展开,探讨他们的事迹、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一、汪姓名人之源远流长
汪姓起源于我国古老的姬姓,据《元和姓纂》记载:“周武王封其后于汪,因以为姓。”汪姓的先祖在春秋时期曾担任过汪国的国君,后来汪国被楚国所灭,国君的后裔便以国名为姓,传承至今。
二、汪姓名人之英勇事迹
1. 汪华:南宋抗金名将,曾任淮东安抚使。他率领南宋军队与金军进行了多次激战,为南宋的疆土安宁做出了巨大贡献。
2. 汪道昆:明代文学家、戏曲家,被誉为“明代第一才子”。他的文学作品影响深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3. 汪精卫:民国时期政治家,曾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他主张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为我国近代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汪东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曾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他一生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三、汪姓名人之智慧传承
1. 汪道昆的文学作品:汪道昆的文学作品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戏曲作品《牡丹亭》、《紫钗记》等,深受后世喜爱。
2. 汪精卫的政治主张:汪精卫主张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他的政治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汪东兴的军事思想:汪东兴在军事理论、战术指挥等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他的军事思想为我国军事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汪姓名人之光耀历史,传承千年智慧。他们的事迹和成就,不仅为我国的历史发展增添了光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在新时代,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汪姓名人的优秀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姓汪的名人有汪文和、汪华、汪藻、汪广洋、汪踦、汪华、汪藻、汪伯彦、汪大燮、汪鸣相、汪精卫、汪德嘉、汪曾祺、汪伦、汪应辰、汪元量、汪中、汪文升、汪士铎、汪士慎、汪由敦、汪大渊、汪延讷、汪昂。
汪文和:汪文和,字国辅,一字君睦,东汉歙县人。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迁始新令,开渠引水,为民景仰。后避地新安,子孙遂为新安望族。
汪华:原名汪世华,字国辅,一字英发,歙州歙县登源里(今属安徽绩溪)人,隋唐时期割据势力,唐朝大臣。隋大业年间(605~617),汪华为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洲、婺州等六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实施仁政,吴国境内百姓安居乐业,在群雄争霸、战火纷飞的年代,吴国安宁祥和。
汪藻: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其著名代表作是《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
汪伯彦:汪伯彦(1069―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县(今安徽祁门县)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奸相秦桧的老师,主和派重要人物。
汪伦:汪伦(722年-762年),字文焕,一字凤林,歙州黟县(宣州太平县,今安徽黄山市黄山)人。唐开元间任泾县令,诗人,著名诗人李白好友。汪伦以美酒待客。临别时,李白作《赠汪伦》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大燮:(公元1860~1929年),原名尧俞,字伯唐,一字伯棠;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大臣。
汪鸣相:(公元1794—1840),字佩珩,号朗渠,彭泽(今江西鼓泽)人。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成进士,钦点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十四年(1834)甲午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十五年(1835)乙未充广西乡试主考官。
汪德嘉:(1900~1984),华阳新兴乡人,诗人,教师。热心教育事业,非常关怀学校师生。一生酷爱诗词,长于七律,有《盲翁诗草》一卷,存诗词523首。书法宗北魏,风格遒劲有力。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省高邮市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汪应辰:(公元1118~1176年),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人(今江西玉山)。著名宋朝大臣、诗人、散文家。
汪元量:(公元1241~1317年后),字大有,号水云;宋末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南宋诗人。
汪中:(公元1744~1794年),字容甫;江都人(今江苏扬州)。著名清朝学者、骈文学家。
汪文升:(生卒年待考),长洲人(今江苏苏州)。著名清朝诗人、书法家。
姓汪的名人有汪文和、汪华、汪藻、汪广洋、汪踦、汪华、汪藻、汪伯彦、汪大燮、汪鸣相、汪精卫、汪德嘉、汪曾祺、汪伦、汪应辰、汪元量、汪中、汪文升、汪士铎、汪士慎、汪由敦、汪大渊、汪延讷、汪昂。
汪文和:汪文和,字国辅,一字君睦,东汉歙县人。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迁始新令,开渠引水,为民景仰。后避地新安,子孙遂为新安望族。
汪华:原名汪世华,字国辅,一字英发,歙州歙县登源里(今属安徽绩溪)人,隋唐时期割据势力,唐朝大臣。隋大业年间(605~617),汪华为保境安民,起兵统领了歙州、宣州、杭州、饶州、睦洲、婺州等六州,建立吴国,自称吴王。实施仁政,吴国境内百姓安居乐业,在群雄争霸、战火纷飞的年代,吴国安宁祥和。
汪藻: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其著名代表作是《建炎三年十一月三日德音》。
汪伯彦:汪伯彦(1069―1141年),字廷俊,徽州祁门县(今安徽祁门县)人。南宋初年宰相、著名奸臣,奸相秦桧的老师,主和派重要人物。
汪伦:汪伦(722年-762年),字文焕,一字凤林,歙州黟县(宣州太平县,今安徽黄山市黄山)人。唐开元间任泾县令,诗人,著名诗人李白好友。汪伦以美酒待客。临别时,李白作《赠汪伦》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汪大燮:(公元1860~1929年),原名尧俞,字伯唐,一字伯棠;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清朝大臣。
汪鸣相:(公元1794—1840),字佩珩,号朗渠,彭泽(今江西鼓泽)人。道光十三年(1833)癸巳成进士,钦点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十四年(1834)甲午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十五年(1835)乙未充广西乡试主考官。
汪德嘉:(1900~1984),华阳新兴乡人,诗人,教师。热心教育事业,非常关怀学校师生。一生酷爱诗词,长于七律,有《盲翁诗草》一卷,存诗词523首。书法宗北魏,风格遒劲有力。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省高邮市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汪应辰:(公元1118~1176年),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人(今江西玉山)。著名宋朝大臣、诗人、散文家。
汪元量:(公元1241~1317年后),字大有,号水云;宋末钱塘人(今浙江杭州),著名南宋诗人。
汪中:(公元1744~1794年),字容甫;江都人(今江苏扬州)。著名清朝学者、骈文学家。
汪文升:(生卒年待考),长洲人(今江苏苏州)。著名清朝诗人、书法家。
1、汪伦,字文焕,一字凤林,歙州黟县(宣州太平县,今安徽黄山市黄山)人。唐开元间任泾县令,诗人,著名诗人李白好友。
2、汪士慎(1686—1759)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汉族,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
3、汪踦,哀公十一年齐国伐鲁,汪踦挺身保卫国家而战死。
4、汪中(1744—1794年),字容甫,江都(今属江苏扬州)人,祖籍安徽歙县。清朝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阮元、焦循同为“扬州学派”的杰出代表。
5、汪大燮(1859年—1929年),原名尧俞,字伯唐,一字伯棠,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晚清至民国时期外交官,政治家,北洋政府国务总理。
6、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7、汪广洋,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