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姓,源远流长,人才辈出。方姓人物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将围绕方姓名人,探讨其辉煌事迹与精神传承,以期激发广大读者对历史文化的热爱,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一、方姓名人之辉煌事迹
1. 方孝孺:明代文学家、政治家
方孝孺,字希圣,号南雷,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他曾任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等职,为明成祖朱棣立下赫赫战功。方孝孺才华横溢,著作等身,著有《南雷诗钞》、《南雷文钞》等作品。在政治上,他主张“以德服人”,深受百姓爱戴。
2. 方以智:清代思想家、哲学家
方以智,字密之,号鹿门,清代思想家、哲学家。他主张“格物致知”,提倡“实事求是”,对明清之际的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方以智的著作《物理小识》被誉为“清代科学巨著”,对后世科学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3. 方志敏: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
方志敏,原名方瑞祥,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他曾任红十军政治委员、中央军委委员等职。方志敏在革命战争中英勇善战,为我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4. 方鸿渐:现代作家、翻译家
方鸿渐,原名方思,现代作家、翻译家。他曾任教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方鸿渐的代表作《围城》以幽默、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被誉为“现代中国小说的里程碑”。
二、方姓名人之精神传承
1. 忠诚爱国:方姓名人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表现出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他们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2. 勤奋好学:方姓名人在学术、文化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这离不开他们勤奋好学的精神。他们刻苦钻研,博学多才,为后世树立了榜样。
3. 坚定信念:方姓名人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他们以坚定的信仰,引领着时代的发展,为民族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
4. 严谨治学:方姓名人在学术研究中,严谨治学,力求真理。他们追求卓越,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方姓名人之辉煌事迹与精神传承,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新时代,我们要学习方姓名人的优秀品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我们共同传承方姓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方姓名人:
1、方储,东汉官员、学者。字圣明,一字颐真,丹阳歙(今安徽省歙县)人。*孟氏《易》,精图谶,善天文。章帝建初间举贤良方正,对策第一。拜议郎,转洛阳令。后加太常卿,封黟县侯。
2、方腊,又名方十三,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人,迁至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他于1120年10月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建立了江东地带包括今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的六州52县在内的农民政权。在当时影响很大,1121年夏起义失败,方腊被俘,被朝廷处死。
3、方凤,生卒年不详,字时鸣,号改亭,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任御史、广东提学佥事,有《方改亭奏草》。
4、方回(1227~1305),元朝著名诗人、诗论家。江西诗派殿军(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宋景定进士,知严州。降元,授建德路总管。后罢官,往来杭歙间。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
5、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
姓方的名人
方储(?—93)东汉官员、学者。字圣明,一字颐真,丹阳歙(今安徽省歙县)人。习孟氏《易》,精图谶,善天文。章帝建初间举贤良方正,对策第一。拜议郎,转洛阳令。后加太常卿,封黟县侯。
方腊(?-1121年),又名方十三,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人,迁至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他于1120年10月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建立了江东地带包括今江苏南部、浙江、安徽南部、江西的六州52县在内的农民政权。在当时影响很大,1121年夏起义失败,方腊被俘,被朝廷处死。 方凤,生卒年不详,字时鸣,号改亭,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任御史、广东提学佥事,有《方改亭奏草》。
方回(1227~1305),元朝著名诗人、诗论家。江西诗派殿军(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宋景定进士,知严州。降元,授建德路总管。后罢官,往来杭歙间。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属浙江)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风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以至老死。
方孝孺(1357-1402),浙江宁海人,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蜀献王替他改为“正学”,因此世称“正学先生”。
方以智(1611—1671),明代著名哲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又号鹿起、龙眠愚者等,汉族,安徽桐城人。崇祯13年进士,官检讨。
方维仪(1585—1668),女,字仲贤,安徽桐城人(今桐城市区凤仪里人)。明末著名女诗人、画家,所作有《清芬阁集》,又辑历代妇女作品为《宫闺诗史》。其绘画师法宋代李公麟,尤擅长绘释道人物。特别是白描《观音大士图》形神兼备,许多人争相收藏。
1. 方雷,方姓始祖,原姓姜,字天震。他是炎帝榆罔的长子,协助轩辕黄帝讨伐蚩尤,因功被封于河南禹州的方山。他的贡献对华夏民族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
2. 方叔,周宣王时期的大臣。他曾率领三千乘战车进攻楚国,取得重大胜利,是周室中兴的重要功臣,其声望如日中天。
3. 方储,浙江淳安人,东汉和帝时期的人物。他以贤良方正的身份对策,成为天下第一,先后担任博士、议郎、洛阳令、太常卿等职。他去世后,被追赠尚书令、数旅黟县侯。
4. 方干,浙江淳安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生前未曾出仕,但死后名声远播。他被誉为“管无一寸禄,名传千万里”。
5. 方琼,湖北通城县人,民族英雄,北宋兵部尚书。靖康元年,他在抵御金军入侵时英勇牺牲。
6. 方腊,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宣和年间(1120年),他利用明教发动起义,建立政权,自称“圣公”。义军先后攻占东南大片地区,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支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