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汉字的构造丰富多样,其中走之旁的字更是独具魅力。本文将围绕走之旁的字展开,探讨其文化内涵与演变,以期让读者领略汉字之美。
一、走之旁的字概述
走之旁,又称走之底,是由“走”字演变而来,位于汉字的底部。走之旁的字,如过、透、边等,都与行走、移动有关。这些字在古代主要用于表示时间、空间、方向等概念,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走之旁字的文化内涵
1. 时间观念
走之旁的字在古代常用于表示时间。如“过”字,本义为经过、超过,引申为时间过去。在古代,人们常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时间过得飞快。又如“透”字,本义为穿透、透过,引申为时间流逝。这些字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时间的重视和珍惜。
2. 空间观念
走之旁的字也常用于表示空间。如“边”字,本义为边缘、边界,引申为空间位置。在古代,人们常用“天涯海角”来形容极远的地方。又如“透”字,本义为穿透、透过,引申为空间延伸。这些字展现了古代人们对空间的认知和探索。
3. 方向观念
走之旁的字还用于表示方向。如“过”字,本义为经过、超过,引申为从一侧到另一侧。在古代,人们常用“东奔西走”来形容四处奔波。又如“边”字,本义为边缘、边界,引申为方向。这些字体现了古代人们对方向的感知和表达。
三、走之旁字的演变
1. 走之旁字的起源
走之旁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时期。在甲骨文中,走之旁的字已经出现,如“过”、“透”等。这些字在金文、小篆等文字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2. 走之旁字的演变
随着汉字的发展,走之旁的字逐渐演变出更多的含义。在隶书、楷书等书体中,走之旁的字形态各异,如“过”、“透”、“边”等。这些字在演变过程中,不仅丰富了汉字的内涵,还体现了汉字的审美价值。
四、走之旁字的运用
1. 文学创作
走之旁的字在文学创作中具有独特的魅力。许多文人墨客在诗词、散文等作品中巧妙运用走之旁的字,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境。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中“入”字即为走之旁字,形象地描绘了黄河奔流入海的景象。
2. 书法艺术
走之旁的字在书法艺术中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许多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巧妙运用走之旁的字,使作品更具韵味。如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其中“祭”字即为走之旁字,笔画流畅,气势磅礴。
走之旁的字,作为汉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演变历程。通过对走之旁字的探讨,我们不仅能够领略汉字之美,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我们继续传承和发扬汉字文化,让汉字的魅力永存。
走之旁的字 :
造、连、逃、选、遇、遥、运、进、退、遍、送、追、远、邀、边、速、
近、道、迎、迷、通、迟、还、违、逐、辽、逻、迪、逮、迅、迹、递、
遭、避、遮、逗、途、返、逢、达、迈、适、遗、逆、遵、逼、迁、逛、
逝、遐、逊、述、遣、逾、遂、迤、迸、逞、逶、迭、逸、遨、迂、邃
迢、逍、迨、迳、迥、迄、遄、逦、遒、逡、逋、适、逈、迚、遯、还、
逫、邍、逅、遃、迉、逌、逻、迯、迀、迾、迡、辿、回、邎、迬、迍、
遧、遦、过、迌、逥、遽、迲、逎、达、遅、遻、遰、遶、迕、遌、逓、
游、违、迗、遝、遗、遆、逖、邂、逳、乃、遪、逴、遏、遚、迵
迳、连、迿、逘、逬、遘、迊、遴、邉、迖、遁、迻、遟、迒、迆、迱、
逺、遾、邅、进、运、迋、迩、边、辻、遈、逧、逿、迓、逑、逄、逩、
邌、遳、迩、远、迟、迃、迶、逭、迧、迼、遱、遬、辷、逰、周、遡、
辸、辺、选、迏、逤、逦、迦、遛、逜、遤、逪、邆、迮、辽、逹、遖
逵、迈、逷、迁、迠、遫、遉、迣、遀、逽、遥、遑、邋、遹、逊、逨、
逇、邈、递、遢、込、逯
走之旁的字有赴、赳、赵、赶、起、超、趔、趑、趣、趟、趠、趡、趤、趛、趥、趧、趦、趩、趪、趭、趮、趯等。走之旁的字大多都与路程或走路有关。
走,读音:zǒu,从夭从止。会意。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像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
部首:走,部外笔画:0,总笔画:7
释义:1、逃跑。2、往。3、泄漏。4、丧失,失去。5、步行。6、遵循;沿着。7、拜访,访问。8、死亡、逝世。
带有辶旁的字:边、迎、远、运、这、辽、迟、返、还、适、送、逃、退、选、逊、迒、进、近、连、违、辺、辸、込、辻、达、过、迈、迄、迁、迅、迆、迂、辿、迀、迉、迃、﨤、迕、迓、迍、迏、迖、迗、迋、迌、迊、迚、迨、迪、迭、迩、迦、迥、迫、述、迢、迤、迮、迯、迠、迧、迡、迣、迳、迲、迱、迬、迸、逅、迹、迷、乃、逆、逄、迻、追、逈、迵、逇、回、迼、迾、迿、迶、逋、逞、递、逗、逢、逛、逦、逑、逡、逝、速、逖、通、透、途、逍、造、逐、逥、逎、逘、逤、逜、逴、逮、逭、逵、逯、逻、逶、逸、逩、逬、逼、遍、遄、道、遁、遌、遏、遑、遒、遂、遗、遐、逾、遇、游、遨、遣、遥、遭、遮、遴、遵、避、遽、邂、邀、邅、邈、邃、邋、邌等。
一、边,笔顺:横折钩、撇、点、横折折撇、捺。
拼音:biān、bian,部首:辶,笔画:5,繁体:边,五笔:LPV。
释义:
[ biān ]
1、几何图形上夹成角的射线或围成多边形的线段。
2、边缘。
3、镶在或画在边缘上的条状装饰。
4、边界;边境。
5、界限。
6、靠近物体的地方。
7、方面。
8、用在时间词或数词后,表示接近某个时间或某个数目。
9、两个或几个“边”字分别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同时进行。
10、姓。
[ bian ]
(儿)方位词后缀。
组词:天边、前边、手边、旁边、那边。
二、辽,笔顺:横撇/横钩、竖钩、点、横折折撇、捺。
拼音:liáo,部首:辶,笔画:5,繁体:辽,五笔:BPK。
释义:
1、远。
2、朝代名(907—1125)。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在中国北方建立。建都皇都(今内蒙古巴林左旗附近),国号契丹。公元947年改国号辽,改皇都为上京。为金所灭。
3、辽宁的简称。
组词:辽阔、辽远、辽泽、辽队、辽窅。
三、达,笔顺:横、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拼音:dá,部首:辶,笔画:6,繁体;达,五笔:DPI.
释义:
1、通;到。
2、对事理认识得透彻。
3、达到;实现。
4、告知;表达。
5、指得到显要的地位。
组词:到达、 传达、表达、豁达、抵达。
笔顺
四、逃,笔顺:撇、点、提、竖弯钩、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拼音:táo, 部首:辶,笔画:9,繁体:逃,五笔:IQPV。
释义:
1、逃跑。
2、躲避。
组词:逃走、逃跑、逃荒、卷逃、逃难。
五、退,笔顺:横折、横、横、竖提、撇、点、点、横折折撇、捺。
拼音:tuì,部首:辶,笔画:9,繁体:退,五笔:VEPI。
释义:
1、向后移动(跟“进”相对)。
2、使向后移动。
3、退出;离开。
4、减退;下降。
5、退还。
6、把已定的事撤销。
组词:退休、退伍、斥退、辞退、退化。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