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汉字结构独特,其中,以金字旁为部首的字更是独具魅力。本文将围绕金字旁的字,探寻汉字之美。
一、金字旁的字源流
1. 金字旁的起源
金字旁起源于甲骨文,最初用于表示金属类物品。在汉字演变过程中,金字旁逐渐发展为表示与金属、财富、权力等相关的事物。
2. 金字旁的字演变
从甲骨文到金文,再到小篆、隶书、楷书等,金字旁的字经历了多次演变。如“金”(甲骨文)、“钅”(金文)、“钅”(小篆)等。
二、金字旁的字分类及特点
1. 表示金属类物品的字
如“银”、“铜”、“铁”等。这些字体现了金属的质地、颜色、用途等特点。
2. 表示财富、权力的字
如“财”、“货”、“赞”等。这些字揭示了财富、权力的来源、性质、用途等。
3. 表示与金属加工相关的字
如“铸”、“锻”、“钥”等。这些字展示了金属加工的过程、工具、方法等。
4. 表示与金属相关的自然现象
如“霜”、“露”、“雪”等。这些字描绘了自然界中金属元素的存在形式。
5. 表示与金属相关的文化、历史
如“铭”、“锲”、“钟”等。这些字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
三、金字旁的字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1. 经济领域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金字旁的字广泛应用于金融、贸易、市场等领域。如“金融”、“投资”、“交易”等。
2. 科技领域
在科技领域,金字旁的字用于表示金属材料、工艺、设备等。如“钢铁”、“合金”、“钻探”等。
3. 文化领域
在文化领域,金字旁的字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如“书法”、“铭文”、“钟鼎”等。
四、金字旁的字在书法艺术中的应用
1. 篆书
篆书是汉字书法的一种,其中金字旁的字独具特色。如“金”、“银”、“铜”等,具有浓郁的古代韵味。
2. 隶书
隶书是汉字书法的一种,金字旁的字在隶书中表现出严谨的结构和流畅的线条。
3. 楷书
楷书是汉字书法的一种,金字旁的字在楷书中展现出端庄大方、笔画工整的特点。
金字旁的字,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成为了汉字家族中的一员。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传承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金字旁的字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让我们共同欣赏这些充满魅力的汉字,感受汉字之美。
注:本文参考了《汉字文化词典》等权威资料,力求准确、全面地展现金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有钦、错、铺、钟、银、铅、锦、钉、銴、鉴、鋈、錾、錾、鈭、鍌、鎏、鐆、鏖、銐、錱、鋫、銮、鑫、鑍、錅等。
部分字解释
一、钦[qīn]
1、敬重:钦佩。钦仰。
2、指皇帝亲自(做):钦定、钦赐。
3、姓。
二、铺[pù] [pū]
1、(铺儿)铺子;商店:肉铺。杂货铺儿。
2、用板子搭的床:床铺。搭一个铺。
3、驿站(今多用于地名):五里铺(在湖北)。十里铺(在浙江)。
三、银[yín]
1、金属元素,符号Ag。白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强,导电、导热性能好,化学性质稳定。用途很广。通称银子或白银。
2、跟货币有关的:银行。银根。
3、像银子的颜色:银灰。红地银字的匾。
四、销[ xiāo ]
1、熔化金属。
2、除去;解除。
五、针[ zhēn ]
1、缝衣物用的工具,细长而小,一头尖锐,一头有孔或钩,可以引线,多用金属制成。
2、细长像针的东西。
1、错、钦、铭、钱、铜、钢、锣、钉、铺、钩、铅
2、镜、铁、银、钟、锦、镀、针、锅、钻、铃、锋
3、铝、销、钧、铲、锄、锢、锨、锯、锭、钓、钥
4、链、锤、锲、钳、镐、锰、镊、镇、镖、锐、镰
5、铮、钝、锹、铿、铆、锵、键、铛、锁、镶、锡
钱字举例详解:
一、详细信息:
拼音:qián
部首:钅
笔画:10
二、笔顺图:
三、基本释义:
1、铜钱:一个~。
2、货币:银~
3、款子:饭~。
4、钱财:有~有势。
5、(~儿)形状像铜钱的东西:纸~。
6、姓。
7、重量单位,10分等于1钱,10钱等于1两。1市钱合5克。
扩展资料:
钱字相关组词:
1、钱包[qián bāo]
装钱用的小包儿,多用皮革、塑料等制成。
2、有钱[yǒu qián]
拥有钱财。
3、价钱[jià qián]
价格:~公道。
4、赚钱[zhuàn qián]
聚敛财富;挣钱盈利。
5、挣钱[zhèng qián]
做工作赚钱。
金字旁有什么字如下
1、金字旁1画的字:钇、钆
2、金字旁2画的字:针、钋、钉、钊、钌
3、金字旁3画的字:钕、钒、钑、钖、钎、钏、钐、钓、钗、钔、钍
4、金字旁4画的字:钘、钪、钙、钚、钬、钛、钡、钣、钠、钨、钜、钝、钞、钟、钢、钤、钥、钦、钧、钩、钫、钭、钮、钯
5、金字旁5画的字:钼、铂、铇、钶、钷、钵、铈、钽、铀、钰、铋、铁、铌、钱、钲、钳、钴、钸、钹、钺、钻、钾、钿、铃、铄、铅、铆、铉、铊、铍、铎
6、金字旁6画的字:铪、铧、铟、铱、铯、铑、铝、铖、铡、铒、铗、铙、铛、铜、铠、铢、铣、铤、铨、铩、铫、铬、铭、铮、铰、铲、铳、铴、银、铷、铚、铐、铞、铓、铥、铦、铵、铏、铔
扩展资料
钅作偏旁,称“金字旁”,很多简体是从草书中演变而来。比如讠訁]、饣[飠]、纟[糹]、钅[釒],在草书中就有写作今天的“钅”旁这种形式,所以带“釒”字旁的字就都用简体“钅”来表示了。注:言食糸金一般只作左旁时简化,“讠、饣、纟、钅”
一般只能用于左偏旁“辩”、“罚”、“辫”、“丝”、“衔”等字亦简化,但“信”、“誓”、“燮”、“飧”、“餐”、“系”、“絮”、“紫”、“淦”、“鎜”、“鏖”、“鑫”等字不简化。
古文𨤾𨥄《唐韵》居音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吟切,𠀤音今。《易·系辞注》天地之数,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与天九相得,合为金。《书·洪范》五行,四曰金,金曰从革。《传》金可以攺更。《疏》可销铸以为器也。《又》从革作辛。《传》金之气味。《疏》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气味。
又金有五色。《说文》五色金,黄为之,长久薶,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於土。《尔雅·释器》黄金谓之璗,其美者谓之鏐,白金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镣。《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传》金银铜也。《前汉·食货志》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注》白金,银也。
赤金,丹阳铜也。师古曰:金者五色,黄金、白银、赤铜、靑铅、黑铁。又《公羊传·隐五年》百金之鱼。《注》百金,犹百万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万钱矣。《庄子·逍遥游》不过数金。《注》百金,金方寸,重一斤为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记·平准书》黄金一斤。《注》索隐曰:如淳云:时以钱为货,黄金一斤直万钱,非也。
又臣瓒云:秦以一镒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是其义也。董彦远曰:汉一斤金四两,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两为一斤。兵法:兴师一万,日费千金。燕昭王以千金养士,皆此数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铢为一金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