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的名字怎么命名的(台风取名字的依据)

周易起名 (5) 2个月前

台风,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每年都会给我国沿海地区带来巨大的损失。为了更好地应对台风灾害,我国和国际社会共同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台风命名规则。本文将为您揭秘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带您领略气象文化的魅力。

一、台风名字的命名来源

1. 世界气象组织(WMO)台风委员会

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负责制定。该委员会成立于1949年,由世界各国的气象专家组成,负责研究台风的预测、监测和命名等工作。

2. 气象文化传承

台风名字的命名与我国气象文化密切相关。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气象文化。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就是在继承和发扬这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

1. 选取规则

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要求,每个台风名字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易于发音、记忆和传播;

(2)无歧义、不侮辱民族或宗教信仰;

(3)与历史台风名字有所区别。

2. 命名方法

台风名字的命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使用人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神话传说或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名字。例如,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即取自我国古代神话传说。

(2)使用地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名,如城市、河流、山脉等。例如,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即取自浙江省的一个城市。

(3)使用动物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名字。例如,2017年第13号台风“帕卡”即取自菲律宾语中的“鸭子”。

(4)使用植物名: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名字。例如,2016年第4号台风“尼伯特”即取自印度尼西亚语中的“龙眼”。

3. 顺序排列

台风名字的顺序排列按照字母顺序进行。当一年内台风数量超过26个时,则从字母表中的A开始重新循环命名。

三、台风名字的命名意义

1. 便于记忆和传播

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使得每个台风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便于人们记忆和传播。

2. 体现气象文化

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充分体现了我国丰富的气象文化,让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3. 促进国际交流

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使得各国在台风预警、防灾减灾等方面能够更好地进行交流与合作。

台风名字的命名规则既体现了我国气象文化的魅力,又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期待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不断完善命名规则,为全球防灾减灾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台风的名字都是怎么起的

台风的命名由编号和名字两部分组成。台风的编号也就是热带气旋的编号。我国从1959年开始,对每年发生或进入赤道以北、180度经线以西的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近中心最大风力大于或等于8级的热带气旋(强度在热带风暴及以上)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编号。

近海的热带气旋,当其云系结构和环流清楚时,只要获得中心附近的最大平均风力为7级及以上的报告,也进行编号。编号由四位数码组成,前两位表示年份,后两位是当年风暴级以上热带气旋的序号。热带低压和热带扰动均不编号。

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成员国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一般情况下,事先制定的命名表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但遇到特殊情况,命名表也会做一些调整,如当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重大的灾害或人员伤亡而声名狼藉,成为公众知名的台风后.为了防止它与其他的台风同名,便从现行命名表中将这个名字删除,换以新名字。

台风是怎么命名的

台风的名字是由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的,被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受到影响的周边国家和地区会共同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循环使用。截止2021年,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中国、柬埔寨、朝鲜、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对台风命名始于20世纪初,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澳大利亚预报员克里门兰格,他给热带气旋命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后为避免名称混乱,1997年的第30次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决定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于2000年1月1日开始使用。

台风名字怎么命名的

台风名字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以后据说因受到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

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

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而这个命名表的名字就是有上述国家和地区提供。

台风的命名原因

台风的编号也就是热带气旋的编号。人们之所以要对热带气旋进行编号,一方面是因为一个热带气旋常持续一周以上,在大洋上同时可能出现几个热带气旋,有了序号,就不会混淆。

另一方面是由于对热带气旋的命名、定义、分类方法以及对中心位置的测定,因不同国家、不同方法互有差异,即使同一个国家,在不同的气象台之间也不完全一样,因而,常常引起各种误会,造成了使用上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