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姓氏之一。谭姓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人物,他们为我国的历史、文化、科技、政治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文将聚焦谭姓名人,探讨他们的生平事迹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一、谭姓名人之光
1. 谭嗣同:戊戌变法领袖
谭嗣同,字复生,湖南浏阳人,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维新派领袖之一。他主张变法兴国,倡导科学、民主、法治,为我国的近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1898年,戊戌变法爆发,谭嗣同积极参与,最终英勇就义,年仅33岁。
2. 谭盾:当代著名作曲家
谭盾,湖南长沙人,是我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他的作品以独特的音乐风格、丰富的情感表达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于世。谭盾曾多次获得国际音乐大奖,被誉为“中国音乐界的骄傲”。
3. 谭晶:著名歌唱家
谭晶,四川成都人,是我国著名的民族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她以高亢激昂的歌声、深厚的民族底蕴和精湛的演唱技巧,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谭晶曾多次参加国家级大型文艺演出,为我国的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4. 谭耀文:著名演员
谭耀文,广东潮州人,是我国著名演员、导演。他参演过多部影视作品,凭借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认可。谭耀文曾获得多个影视奖项,是我国影视界的杰出代表。
5. 谭震林:革命家、政治家
谭震林,湖南宜章人,是我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他曾参加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为我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谭震林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谭姓名人之影响
谭姓名人在我国历史、文化、科技、政治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发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 传承文化:谭姓名人以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2. 推动创新:谭姓名人在各自的领域勇于创新,为我国科技、文化、艺术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 培育人才:谭姓名人注重人才培养,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4. 弘扬民族精神:谭姓名人在逆境中坚定信念,勇敢拼搏,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
谭姓名人之光,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他们的事迹和贡献,不仅为我国的历史、文化、科技、政治等领域增添了光辉,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让我们铭记谭姓名人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姓谭的名人有:谭献、谭莹、谭锺麟、谭延闿、谭纶。
1、谭献
谭献,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原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清末官吏、词人。同治六年举人。历知安徽歙县、全椒、合肥、宿松等县。
2、谭莹
谭莹,清代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字兆仁,号玉生。清代官吏、文学家。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官化州训导,升琼州府学教授。
3、谭锺麟
谭锺麟,清代湖南茶陵人,字文卿。清末海军大臣,工部主事谭国恩长子。光绪十一年(1885年)入广东水陆师学堂第一期读水师班,毕业后赴英国入海军学校攻读。回国后,在北洋海军服役,曾参加中日甲午战争。
4、谭延闿
谭延闿,清代湖南茶陵人,初名宝璐,字组安、祖庵,号畏三,别号慈卫、切翁。
5、谭纶
谭纶,字子理,号二华,汉族,江西宜黄县谭坊人。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戏曲活动家。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与戚继光、俞大猷、李成梁齐名,着有《说物寓武》二十篇军事著作。
1. 谭梦生,清代画家,擅长画梅、兰、竹、菊,山东潍县东关人。
2. 谭元,明代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擅长山水画。
3. 谭燧,清代画家,江苏常熟人,擅长山水松石画。
4. 谭云龙,清代木工,山东潍县东关人,擅长仿郑燮书、画。
5. 谭绍隆,清代武进士,江苏常熟人,擅长书法。
6. 谭宗浚,清代学者,广东南海人,擅长诗文,熟于掌故。
7. 谭氏,明代女书法家,嘉兴(今浙江嘉兴)人,擅长书法,兼善绘事。
8. 谭嗣同,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湖南浏阳人,提倡变法维新思想。
9. 谭绍光,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人,英勇善战,被封为慕王。
10. 谭纶,明代抗倭名将,江西宜黄人,与戚继光共事齐名,号称“谭戚”。
1、谭嗣同
谭嗣同(TAN SITONG,1865—1898),清代湖南浏阳人,字复生,号壮飞。清末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三十岁前遍游南北,博览群书。甲午战后,倡新学,著《仁学》,光绪二十三年,在湖南创办时务学堂、《时务报》等,二十四年任四品卿军机章京,变法失败,被捕就义。
2、谭献
谭献(TAN XIAN,1830—1901),清代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原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清末官吏、词人。同治六年举人。历知安徽歙县、全椒、合肥、宿松等县。骈文师法六朝,尤工词,家藏前人词曲甚富。有《复堂类集》、《复堂词》,辑有《箧中词》。谭献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
3、谭莹
谭莹(TAN YING,1800—1871),清代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字兆仁,号玉生。清代官吏、文学家。道光二十四年举人。官化州训导,升琼州府学教授。长于骈文,好搜辑粤中文献,助友人伍重曜刻《岭南遗书》、《粤雅堂丛书》、《乐志堂集》。谭莹像取自《清代学者像传》第二集,叶公绰辑,杨鹏秋摹绘。
4、谭锺麟
谭锺麟(TAN ZHONGLIN,1822—1905),清代湖南茶陵人,字文卿。清末官吏。咸丰六年进士。授编修,历任监察御史,陕西、浙江巡抚,又总督陕甘、闽浙、两广等省。在地方能兴利除弊,在陕浚郑白渠,教民种桑养蚕纺织;在浙修海塘,重修文澜阁,对戊戌变法则不以为然。谭锺麟画像为齐白石绘,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5、谭学衡
谭学衡(TAN XUEHENG,1871—1919),清代广东新会人,字奕章。清末海军大臣,工部主事谭国恩长子。光绪十一年(1885年)入广东水陆师学堂第一期读水师班,毕业后赴英国入海军学校攻读。回国后,在北洋海军服役,曾参加中日甲午战争。二十二年(1906年),与程璧光、林国祥等5人往英国订造“海天”、“海圻”两艘巡洋舰,并兼监制。三年后率舰回国。三十三年(1917),被任为新设立的海军处副使(未委正职)。
上一篇